杨红霞(宁夏省银川市贺兰第一中学)18795195537
摘 要: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体现的是通过互联网思维对教育进行创新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在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变革要彻底重塑师生角色、重建课堂原有结构,要求对课堂教学资源合理配置,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利用信息技术成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努力学习,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贡献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助手 创新素养 社会责任 关注健康
《细胞的癌变》一节的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描述癌症的主要特征;能够分析细胞癌变的机理;了解如何预防癌症及对癌症的诊断;关注健康珍爱生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癌细胞的这要特征以及致癌因子;教学难点是构建癌变机制理清相关概念;同时要重点突出热爱生活、关注健康。
一、课堂中“交互”是王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已经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下面我们就谈谈利用互联网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这一目标。互联网是当代青少年获取外界信息的一种途径,也是他们未来持续学习的一种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优化”不能停留在“知识本身”的突破,更要体现学生“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学生“学”的过程。
接下来将以《细胞的癌变》和教学助手为例,和大家进行交流:
案例1:《细胞的癌变》一课课前准备活动中,教师给各组同学布置相应的调查任务。如调查汇报一 白血病及病因调查、调查汇报二 空气污染与肺癌、调查汇报三 “病从口入”——不良饮食习惯与癌症、调查汇报四 “女性健康杀手——宫颈癌。并要求组内各位同学各司其职完成不同的任务,制作课件的同学要注意在课件制作中建立“文字和图像”的联系,这样可以帮助同学知道哪些可能引起癌变,并能准确区分致癌因子的类型。
案例2:癌变的机理中,学生对于引起癌症的内外因之间的关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以及癌基因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容易混淆。备课时教师利用教学助手EDUX模板制作课件,在课件中给出相应的关键词和一定的箭头框架,上课时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拖动关键词来构建癌变机理,理清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二、课堂中“数据”是准绳
每节课教师都会安排一些教学重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反馈练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自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帮助教师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帮助教师调整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同时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才能够建立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那么,哪些互联网工具可以帮到我们呢?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案例:
案例3:上课过程学生分组汇报完引起各种疾病的致癌因子后,教师将利用教学助手互动试题中的超级分类制作的试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将多种混杂的致癌因子进行分类。在课堂上教师使用教学助手工具在手机端或电脑端随机点人来完成这项巩固练习,在这个界面的下边有三个按钮,一个刷新按钮是错了可以重答题的,如果学生分错类及时发现就可以纠正,一个对勾图标按钮是判断学生对错的,点击后如果有红色提示就说明有错误。一个钥匙图标的按钮是可以显示正确答案。如果在智慧教室每位同学人手一个平板可以进行答题,可以在教学助手数据统计中获取学生答题数据。
三、课堂中“协同”是能力
每位同学都是一个具有自身独立特点的个体,同其他同学有着显著差异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时间操作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怎样才能针对差异进行教学,理想型的教学策略是一对一教学毋容置疑效率肯定最高。但在传统课堂中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可以利用教学助手微课通制作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微课,使每位同学针对性性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安排学生进行协同学习小组活动,希望学生在协同学习活动中进行小组探究共同努力达成学习目标,通过交流互动习得知识。《细胞的癌变》一课中教师让同学完成调查时,同学们可以安排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擅长利用互联网进行查询资料和下载视频,有的同学擅长资料整理选择和照片的处理、有的同学擅长制作视觉冲击感极强的课件、有的同学擅长操作互动课堂软件进行调查汇报。这项活动同学们采用多项信息技术平台使得调查结果呈现给大家时,留下深刻的影响,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中“评价”是结果
在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评价与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教学环境中,教师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延滞性。
(1) 一般凭借以为课堂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一些表情和神态判断学生对于知的掌握真实情况,这样反馈效果是不真实的;
(2) 上课的提问和课下辅导,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无法面向全体同学,这种反馈参与面较小的反馈也无法真实反应课堂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效果。
(3) 课堂作业,课后练习和单元测试都是在课后一段时间进行的,这样的反馈也具有较大的延滞性。而反馈信息不够直观和准确,很难为学生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强化、巩固的机会:
(1) 教学助手课堂信息反馈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与分析功能,能够直观、准确的记录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数据,为和学生提供全面检测报告;
(2) 资源引用不但可以调用本地信息和还可以随时调用在线资源,大量优质的学习资源,如试题、解析、教案等。在线链接可以直接链接受访者的手机,比如,在讲解癌症的治疗时,在线连接宁夏医科大肿瘤科主任牛主任为同学们亲自讲解什么是肿瘤介入治疗。这些资源的引用为反馈提供内容来源;
(3)评价反馈系统具有较高的智能性才能满足智慧课堂的支撑,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任务完成的难度等自动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反馈,真正体现创新素养教育促进有效教学。
虽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的应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学校严格按照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及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要求的模式来开展教学,认真落实“五把尺子”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功能与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桥梁功能。实际上,在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技术获取知识,拓展了知识面,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为合作学习等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改革也符合当前本地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2] 《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