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创新课堂教学
立岗小学 苏国伟
摘要:面对小学数学创新素养下的教学要求,如何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并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能力、思维的发展,教师必须要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理念,更新和优化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给予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素养;教学方法;创新路径
一、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一方面,构建平等的师生地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下,教师始终处于支配的地位,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努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引领学生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努力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参与环境,小学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环境的过程中,应切实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以便于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在构建良好课堂氛围时,还应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中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融入生活元素,创新课堂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基于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中搜集相关的生活化素材,真正实现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各种图形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对“图像”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在引领学生在对“圆形”进行讲解的时候,就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车轮、蛋糕等给学生创设情 境。在指导学生对“三角形”进行认识的过程中,就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三明治、警示标记牌等开展教学。如此一来,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元素中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创新课堂教学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教师的“左膀右臂”。面对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时,必须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借助声音、色彩、动态视频等方式,将课堂教学氛围推向高潮,并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图形运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手段创新的过程中,就借助了多媒体的演示,将图形的“平移运动”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如此,学生在直观的体验中,可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成了小学数学教学聚焦的目标,教师应紧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接着,遵循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几个学习小组,引领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围绕既定的问题展开思考、交流和讨论等,促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同时,学生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也拓展了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了创新能力、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好地落实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圆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就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探究性的问题“圆周长到底与什么存在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制作了直径为 5cm、6cm、7cm 的圆形,并引领小组学生对其周长进行测量。接着,引领学习小组围绕“周长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开展思考、讨论和研究,最终完成这一部分知识的探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的模式,借助测量、计算、思考和讨论等,最终完成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探讨,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并获得多种能力的培养。
五、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呈现出现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统一教学方案、教方法、制定统一的课后作业开展教学。在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常常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优等生吃不饱、 学困生消化不了”的现象。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后作业等进行分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在有效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发展。例如,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时,就结合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具有层次化的课后作业形 式:针对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设计出具有拓展性、提高性的数学练习题目;针对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设计具有基础性的练习题目。如此一来,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题目,促使每一位学生在针对性的训练中,获得成长和发展,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
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枯燥性,与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生动活泼的特点,引领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同时,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落实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中,教师就转变了传统直接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的方式。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主动探索、观察、讨论和交流等,对四边形进行转化,使其成为长方形。接着,教师结合学生的动手实践,提出问题“大家认真观察一下,通过割补之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存在哪些联系?依据上面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能够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对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并逐渐掌握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得学生在这一基础上完成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
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必须要对课堂氛围、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进行创新,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高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创新策略探究[J].考试
周刊,2020(94):65-66.
作者简介:苏国伟,贺兰县立岗镇立岗小学,大学专科。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