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第一中学

教学教研教研成果

顺势“互联网+教育”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 贺兰一中教育改革纪实

发布时间:2020-11-12 21:25 栏目:教研成果 发布单位:贺兰县第一中学 点击量:4719 【公开】

确定目标抓落实

2019年5月,学校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互联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互联网+教育”的教改理念、落实方式、工作要求等核心内容,充分论证“互联网+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必要性、学校管理的先进性、教学模式的创新性、育人方式的时代性。通过制定《贺兰一中“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了七项工作目标:分阶段实施教育云平台升级;分步骤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全覆盖;分主次实施各部门互联网一体化规范建设提升;分项目实施互联网助推学校教学改革;分批次实施互联网助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分模块实施学校“智慧党建”引领;分项目实施学校创新素养教育推进,为学校实现教育方式跨界连接,促进学校管理体系优化。

完善平台促提升

贺兰县政府为大力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先后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录播室2个,在线课堂7个,配备教师授课平板130个,更换教师电脑400台,学生电脑840台,一体机120台;校园网络全面改造,提高了校园网络的稳定性,方便教师信息获取、互动教学的应用、校际间的交流。学校还借助宁夏教育云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校园综合管理的六大平台:校园办公;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务管理;校务管理;平台管理。同时导入教师、学生、课程数据,做到及时维护、更新信息。

“互联网+教育”管理一体化

学校依托“互联网+党建平台”、“互联网+教育资源”、“互联网+服务管理”、“互联网+大数据”,推进党建工作、教学管理、教学教研、德育教育、年级管理和后勤工作一体化。

党总支开展线上优秀党员风采展示、“我是党员我先锋”、微信微党课教育等活动,亮化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品牌;

教务处利用云校家派发教师课表、班级课表、教师考勤、会议安排。积极引导教师完善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按照学科、知识点把全校各项测试、限时训练试题逐一归类,完善学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教研室利用云校家安排教学问卷调查、课程社区、名师工作室的网络教研活动,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探索校本课程的运用模式。目前,已完成校本教材20本,完善并建立学校课堂教学视频素材库、微课及“录播课”1182节,“一师一优课”879节,各类县、市、区、国家级优质课共计158节;

政教处利用网络开展“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好开学第一课,疫教联动等教育督查活动,成立家长委员会,开通家访交流平台;

各年级部学科部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云平台的功能,对学生的听课、日常教学、阶段考试进行汇总归纳调研分析,建立学生成绩和知识数据库,动态监控学生成绩提升过程,建立学生成绩档案,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总务处借助云校家及时做好水、电、暖、课桌椅、实验室仪器等维修的报备汇总工作;做好晨午检查及加强疾病预防和传染病防控工作。

应用改革促提质

学校充分发挥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的优势,引导学校教师积极开展诊断课堂教学活动,及时矫正偏差性教学行为,全方位改进课堂教学过程与绩效,以“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为一体,为学校提供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程一站式云智慧教学服务。推动学校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型,大力倡导问题导学、小组互学、探究引学、线上线下混合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师生、生生、人机和家校互动。

教务处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形式变革,与贺兰二中、三中、四中等学校开展点对点、录制在线精品课、在线送课等活动。学校作为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发送端,利用这个平台将同步互动教学常规化,联盟学校的老师以上课、观课、评课等为牵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共同探索教育教学新途经。

学校开创青年教师培养“以赛代培”制,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片断、讲题、解题、现场说课等比赛,积极将青年教师打造成为一支思想水平高、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建立了一批具有名师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依托网络充分发挥其在骨干教师培养、教学改革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构建名师资源共享及师资培养新机制。

创新素养再提高

学校树立打造“互联网+德育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充分发挥“互联网+电子阅读”的优势,形成各项创新素养活动实现“可控制、可调整、可宣传、可记录”的新型活动生态。

积极构建主题教育活动与互联网技术密切关联,将学校的“德育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扫黑除恶”、“新生军训”、“德育考核”等德育工作从经验评价走向科学数据分析;通过举办优秀家长视频交流会,班级定期开展“网络家长会”让家庭教育随时进行,促进“家校合作向着“家校合一”更好方向发展。

动员全校师生进行线上阅读,开展线上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推荐个性化读物,为师生提供全面的阅读资源、测评资源等,培养师生阅读兴趣、学科兴趣,进一步培养师生阅读习惯,优化“书香校园”教育环境,中华经典诵读作品《贺兰魂 黄河情》获银川市二等奖。

学校以“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成立运动队、舞蹈队、管乐队、美术活动组等各类社团26个。其中田径队参加银川市中学生运动会获15年冠军,学校开发的“乐陶泥人”被评选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并代表宁夏在10余个国家展出交流。

学校在高一年级举办了10届研究性学习展演,学生通过网络问卷、社会实践、动手实验,共展演作品300余件,学生参与率达到50%以上。贺兰一中学生微电影作品《塞翁失马》在中央电化教馆主办的“中国梦,行动有我”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中推选为优秀剧本、展播优秀作品课本,并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级一等奖!课本剧《刘姥姥进大观园》、微视频诗朗诵《春天呵,请在我们中国落户》在银川市参赛成绩骄人。

“互联网+教育”架起了疫教联抓桥梁

 

疫情期间,依托 “互联网+教育”,真正做到“停课不停教与学”。

自2月2日至复课,学校通过 7个在线课堂授课1323节,授课教师精心备课、制作课件、筛选试题,线上讲课,线下辅导,各备课组按照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作息时间,教学工作落实到人,实现强班与弱班、强势学科与薄弱学科点对点互联互通,将各班课堂、网络教研等进行传输,保证教学正常的进度。教师们利用云校家布置作业、在线检测、及时批阅。初三高三教师开展在线教学、中高考备考、集体备课、网上教研等工作,扎实有效的践行了“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建设要求,取得了积极成效。

疫情期间,依托“互联网+教育”,疫情防控和德育教育齐头并进

为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学校向全体师生分享“面对疫情,如何进行心理防护”视频,通过在线互动课堂开展“健康从心开始”教育课,并紧扣疫情,开展了一系列互联网线上活动:开展“抗击疫情—谁是时代的英雄”师生朗诵、演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和价值观;开展“向英雄致敬”师生、家长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关爱地球与生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呼吁贺中师生,从自我做起,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疫情期间,依托“互联网+艺体”,线上教育活动落地生根

召开艺体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及学生视频会,研讨疫情期间艺体考生备考方案,制定科学训练计划及网络教学安排,确保教师停听课不停教、学生停课不停学。

音乐组组织学生线上1对1专业课指导,线上艺术展演,每天布置专业课作业,教师进行线上检查,及时给予评价,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找误差,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体育组组织体育高考生参加线上教学,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对备考做出规划和指导,利用网络直播形式及时纠正学生专业技术错误,助力学生有效训练。

美术组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网络教学及作业布置与检查,组织学生创作,参加网上抗疫书画作品展和全区抗疫书画征文比赛,以赛代练,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创建“互联网+教育”教育示范校是贺兰一中2019年至2022年的重要工作,疫情期间我们紧紧围绕一手抓疫情防控,落实“层顶层、人盯人、底子清、目标明”的防控目标,一手抓教育教学,以“互联网+教育”为载体,“高站位、转作风、变模式、改方法”,使学校各项工作更加贴近“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要求,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能够傲立潮头!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银川市贺兰县育才巷88号    联系电话:0951-8061573     联系邮箱:1430365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