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说课稿
贺兰县立岗镇立岗小学 吴春霞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同心同德、守望相助----“风俗就在我身边”。下面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
本课时是《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板块的话题“风俗就在我身边”。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采访长辈等方式,了解与自己成长有关的风俗,同时探寻这些风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传统美德价值的兴趣。
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通过搜集、采访、观察等方式进行资料的整理,但辨别是非的能力仍有限。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思辨与探究,凸显“互联网+教育”成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说教学目标
1.体会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所蕴合的意义。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十二生肖”风俗。
3.了解本地的尊老风俗,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
4.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及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和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国家的养老政策,激发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
说教法学法:
本课时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民风民俗的资料课上分享;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利用生活中的生动事例,引领学生了解身边的风俗。
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料
学生准备:从网络上搜集“十二生肖”的来历或者与“十二生肖”相关的风俗故事;采访长辈了解身边的敬老风俗。
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即:分享风俗 导入新课、新课学习、课后拓展。其中新课学习部分有三个活动——
活动一:分享自己成长中的风俗故事;活动二:了解“十二生肖”之谜;活动三:孝亲敬老 从我做起
环节一:分享风俗 导入新课
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引入:
1.激趣提问:同学们,每年春节的时候我们都会收到什么呀?(压岁钱)长辈为什么要给我们压岁钱 ? 你还知道压岁钱有什么寓意?(生交流探讨)
2.小结:除夕夜吃完年夜饭,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过渡语:俗话说“一方一俗”,除了压岁钱,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与我们成长相关的风俗呢? 引出课题:10.我们当地的风俗----“风俗就在我身边”。(板题)
环节二:新课学习 (这部分内容分为三个活动)
活动一:分享自己成长中的风俗故事
1.课件出示图片:出生满月的婴儿剃胎头、一周岁抓周、过生日吃长面等画面。学生讨论交流这些重要的日子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2.小结:每一个风俗,都体现了长辈对我们满满的爱。比如,孩子满月的时候剃胎发,是希望给孩子带来好运;抓周是希望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过生日吃长寿面希望我们健康平安地成长等等。
(设计意图:从上面的交流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都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激发学生了解探究传统美德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了解“十二生肖”之谜
1.猜谜语激趣引入: 说它多,它真多,全国每人有一个。说它少,它真少,全国只有十二个。 预设:十二生肖。
2.课件出示十二生肖的意义:“十二生肖”是我国民间用来计算年龄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生”是出生,“肖”是相似、相像的意思,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
3.“十二生肖”我知道
(1)学生小组合作,自由选择任务卡片,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1)与 “十二生肖”相关的风俗。(2)有关 “十二生肖”的来历的故事。然后班内交流资料
(2)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补充资料。
4.小结: “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每一个属相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同学们课后还可以继续搜集有关它的更多信息。
(设计意图:认识“十二生肖”与生活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十二生肖”风俗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活动三: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1.激趣引入: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中有许多要求晚辈尊敬长辈的内容,请看大屏幕一起诵读: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2.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尊老敬老的风俗。结合你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了解的尊老敬老的风俗有哪些?
学生交流讨论,如:长辈过生日时,晚辈会备生日宴,全家齐聚一堂庆祝大寿;过生日时要给老人做长寿面;过年时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拜年;吃饭时,年长者先动筷子;给长辈倒水或盛饭要站起来双手奉上等。
3.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1)播放习语金句视频。
(2)国家对老年人实行的优惠政策,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持老年优惠证,享受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景区免门票,每月享受基本生活费;享受较高比例的医疗报销;孤寡老人可以在养老院颐养天年等。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关注本地的尊老敬老风俗,了解国家的养老政策,感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温暖,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课堂总结:
1.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寄语: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同学们将这种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下去。
环节三:课后拓展
课后每位同学都要为父母、长辈做一件敬孝的事情,并了解长辈又是如何孝敬老人
的。可用手机拍下照片,并配上文字,制作尊老敬老手抄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效果,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宁教云平台的“班级圈”,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结合本课的三个活动内容,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突出尊老爱幼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简洁直观。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风俗就在我身边
成长的风俗
十二生肖
尊老敬老
同心同德 守望相助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