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教育云

贺兰县教育体育局

>网站首页>课堂教学>内容详情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6-24 15:03 投稿单位: 贺兰县回民小学 浏览量: 5101 【公开】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概述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3课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二、教学设计方案及过程的实施

1、学情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2、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以一个伙伴的身份给学生加油,并作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3、培养学生的想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

2.培养学生的想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媒体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助手。

教学准备:荷叶、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先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让画面定格在特写的叶上,优美的音乐继续

2.教师激情导入新课;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的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吧!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所以从看优美的画面,听老师激情导语的方式引入课,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

2.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3.较长的句子多读读。

4.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5.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读后评价(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

6.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来感知课文内容

三、积累语言理解内容——合作读

1.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朗读:齐读

2.配乐朗读,增强语感。

3.分角色读;表演读;一部分同学读一部分同学表演等等。小组间的比赛完以后进行评议这样的形式使学生朗读水平不断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四、拓展课文培养想——练习说

1.荷叶带来了快乐,荷叶是它的什么?让同学们自由说。

2.引发学生想“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请小朋友用“荷叶‘是’说句子,说说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或者“你们要对荷叶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

  

             14 荷叶圆圆

图               

小水珠             摇篮

小蜻蜓      说荷叶      停机坪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                        凉伞

设计意图: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七、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教学,和第一课时不同,本课没有过多的强调字词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做到有感情朗读,在课堂中,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比如齐读,领读,分角色读,提高了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可以参与到课文中,喜爱文中的人物,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其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分段讲解课文,带领学生一步步理解文意,明白荷叶对这些小伙伴们来说是什么,同时也会引导学生说话,按句式说,或者说一些表达的话,这样既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但是仍然有不足之处,比如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应该多配一些相关的插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创造个更为深刻的形象,插图虽有,比较少,也比较单调。在讲解“立”“躺”,“蹲”,“游”这几个动词的时候也因为时间没有把握好未能做过多的阐述。一个优秀的课堂少不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恰当的鼓励和表扬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夸奖的方式比较单,应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根据回答给出相应的评语。

总体来说,本课和预想的没有太大出入,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兴趣较大,但是仍有不足之处还需要继续改进。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